醫院衛生間隔斷設計與安裝指南
2025-07-28
瀏覽:151
作者:松濤衛生間隔斷
一、設計規范與標準
1. 尺寸要求
隔斷高度:一類、二類公共衛生間:≥1.8m(確保隱私)。三類公共衛生間:≥1.5m。
隔斷門底部留空:100~150mm,兼顧通風與安全監控。
單間隔斷尺寸:嚴禁<0.8×0.9m,確保輪椅回旋空間(無障礙設計需≥1.5m×1.5m)。
無障礙廁位:新建無障礙廁位面積:≥1.8m×1.4m。
改建無障礙廁位面積:≥2.0m×1.0m。
2. 材料選擇
隔斷板材:優先選用≥12mm復合抗倍特板,具備防潮、防霉、易清潔特性。
不銹鋼材質適用于高濕度環境,需確保涂層均勻、牢固。
五金配件:需通過10萬次開合耐久測試,采用不銹鋼材質,確保牢固耐用。
門鎖、拉手、合頁等需安裝牢固,使用靈活。
3. 無障礙設計
門扇:采用平開門,向外開啟,凈寬≥800mm。
門檻高度差≤15mm,以斜面過渡。
通道:
地面防滑、不積水,寬度≥1500mm。
設施:坐便器高度:450mm,兩側設水平抓桿(高度700mm),墻面設垂直抓桿(高度1400mm)。
緊急呼叫按鈕:距地面400~500mm,便于輪椅使用者操作。
掛衣鉤:高度1200mm,方便懸掛衣物。
4. 防火與消毒
防火等級:
隔斷材料需符合B1級防火性能,縫隙處采用防火材料封堵。
消毒要求:高頻接觸表面(門把手、臺面):每日用含氯消毒劑(500mg/L)擦拭。
終末消毒:患者出院/轉科后,用2000mg/L含氯消毒劑徹底處理。
空氣消毒:自然通風每日≥2次,每次≥30分鐘;紫外線燈照射每日1-2次,每次30-60分鐘(無人環境)。
二、安裝步驟與注意事項
1. 施工準備
材料驗收:檢查隔斷板材、五金配件的規格、型號、質量證明文件。
確認材料符合設計要求及衛生、耐用標準。
作業條件:衛生間地面、墻面材料安裝完畢。
提供施工電源,確保工具正常使用。
2. 安裝流程
現場放線:
確定固定片、腳座位置,確保水平、垂直。
固定片與腳座安裝:用電鉆鉆孔,預埋塑膠塞套,固定片用膨脹螺絲固定于墻面。
腳座調整水平,確保隔斷穩固。
側板與端板安裝:立靠固定片及調整腳座,調高至離地145mm,用螺絲固定。
端板底部與中側板底部相平,內側用固定片與側板連接固定。
橫杠與門安裝:橫杠依實際長度裁切,兩端與端板相連。
門扇采用不銹鋼升降合頁固定,確保開關靈活。
五金配件安裝:
門鎖、拉手、掛衣鉤等安裝牢固,使用靈活。
3. 密封與防水
密封處理:
側板與墻面、側板與端板之間用密封膠密封,確保無滲漏。
地面排水:
排水坡度≥2%,地漏偏離門軸側,防止積水。
4. 驗收標準
外觀檢查:
隔斷表面平整、無裂縫、色差,圖案清晰。
尺寸偏差:
高度誤差≤±5mm,寬度誤差≤±3mm,相鄰隔斷縫隙寬度偏差≤±1mm。
功能性檢查:門扇開關靈活,關閉后嚴密無縫隙。
五金配件安裝齊全、牢固。
防水測試:
蓄水高度不低于50mm,蓄水時間不少于24小時,無滲漏現象。
三、特殊需求與解決方案
1. 高濕度環境
材料選擇:
選用不銹鋼或抗倍特板材質,確保防潮、防霉。
五金配件:
采用不銹鋼材質,防止銹蝕。
2. 高頻使用
五金配件:
需通過10萬次開合耐久測試,確保長期使用。
隔斷板材:
具備一定的耐久性,抵抗日常磨損。
3. 消毒防疫
日常消毒:
高頻接觸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劑擦拭,確保衛生安全。
終末消毒:
用高濃度含氯消毒劑徹底殺滅病原體。
醫院衛生間隔斷的設計與安裝需綜合考慮尺寸規范、材料選擇、無障礙設計、防火消毒等多方面因素。通過遵循上述指南,可確保隔斷系統既符合醫療標準,又滿足使用者的實際需求,為醫院提供一個安全、衛生、舒適的如廁環境。
相關標簽:蘇州衛生間隔斷、金屬蜂窩板

